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无敌指南
专题02 生物与环境
知识抓重点
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
1、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。
2、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。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。
-
非生物因素:阳光,温度,水,空气,土壤等。
-
生物因素: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。
3、对照实验:除了变量这个条件不同之外,其他条件都相同(且适宜)的实验。
4、探究实验六大步骤:提出问题,作出假设,制定计划,实施计划,得出结论,表达与交 流。
5、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
(1)提出问题: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? (2)作出假设: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。 (3)实验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,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,其他条件如温度、土壤的潮湿程度 等因素都相同。 (4)设置阴暗处理一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(或者起对照作用)。 (5)不能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,诚少误差。 (6)为了减少误差,应设置重复组实验,取重复实验的平均值。 (7)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。 (8)做完实验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。
6、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:捕食,竞争,合作,寄生,互利共生。
捕食(例如:螳捕蝉,黄雀在后;七星瓢虫捕食蚜虫;大鱼吃小鱼) 竞争(例如:草盛豆苗稀;水稻与杂草竞争水分,阳光,肥料) 合作(例如:蜜蜂与蜜蜂之间;蚂蚁与蚂蚁之间) 寄生(例如蛔虫与人;大肠杆菌与大肠杆菌噬菌体;血吸虫与钉螺) 互利共生(例如:豆科植物与根瘤菌;地衣与藻类植物)
7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(三个):生物彩响环境,环境彩响生物,生物适应环境 (1)生物影响环境:①蚯蚓疏松土壤:②大树底下好乘凉:③千里之是,泼于蚁穴 (2)环境影响生物:①南橘北枳 (3)生物适应环境:①仙人掌的叶变成刺:②海豹皮下脂肪很厚,适应寒冷环境:③浮 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:④保护色,警戒色,拟态:⑤旗形树冠是对风 的适应
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
1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,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。 例如:一片森林,一片草原,一块农田,一个湖泊,一条河流等,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 统。 (森林里所有的植物不能称为生态系统,因为生态系统包括了动物,植物,细菌,真菌和非 生物分。)
2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。 生物部分:生产者(绿色植物) 消费者(动物,菟丝子) 分解者(细菌,其菌,蚯蚓,蜣螂即屎壳郎,秃鹫)。 非生物部分:阳光、温度、水分、土壤等。
3、生物部分的作用: 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,制造有机物(自养)。 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,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(异养)。 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、二氧化碳和无机盐(异养)。
4、去南极考察的科学家要把粪便和尿液带离南极,因为南极分解者极少。
5、生产者、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约的关系。
6、食物链:生态系统中,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。
7、食物链的书写规测: ① 起始端是生产者; ② 一条食物链可存在多个消费者,其中最高级消费者为食物链终点; ③ 箭头指向捕食者; ④ 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,不能写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。
8、食物网:在一个生态系统中,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,它们彼此交错连接,形成食物网。
9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。 能量流动的特点:单向流动,逐级递减。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,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(富集)。
10、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。 (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。)
11、一般情况下,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,叫做生态平衡。这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,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。
12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。一般来说,生态系统 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,营养结构越复杂,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。
13、在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中狼大量减少,长此以往,鹿数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。先增 加的原因是天敌减少,后减少的原因是食物短缺。
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
1、生物圈的范围:大气圈的底部、水圈的大部、岩石圈的表面。生物圈只是地球表面一薄 层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。
2、有“地球之肺”“绿色水库”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。有“地球之肾”之称的是湿地生态系统。
3、人们经常施用一种叫做DDT的农药,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,这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每个生态系统和周围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。
4、地球上70%的氧气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,制造氧气最多的是藻类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