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《长恨歌》深度学习笔记:探索古代爱情故事的深度解读

知书网 分享 时间: 浏览次数: 点赞

《长恨歌》原文

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是一首描绘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长诗,其原文如下:

汉皇重色思倾国,御宇多年求不得。 杨家有女初长成,养在深闺人未识。 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 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 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; 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。 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; 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 承欢侍宴无闲暇,春从春游夜专夜。 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。 金屋妆成娇侍夜,玉楼宴罢醉和春。 姊妹弟兄皆列士,可怜光采生门户。 遂令天下父母心,不重生男重生女。 骊宫高处入青云,仙乐风飘处处闻。 缓歌慢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。 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。 九重城阙烟尘生,千乘万骑西南行。 翠华摇摇行复止,西出都门百余里; 六军不发无奈何?宛转蛾眉马前死。 花钿委地无人收,翠翘金雀玉搔头。 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。 黄埃散漫风萧索,云栈萦纡登剑阁。 峨嵋山下少人行,旌旗无光日色薄。 蜀江水碧蜀山青,圣主朝朝暮暮情。 行宫见月伤心色,夜雨闻铃肠断声。 天旋地转回龙驭,到此踌躇不能去。 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 君臣相顾尽沾衣,东望都门信马归。 归来池苑皆依旧,太液芙蓉未央柳; 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? 春风桃李花开日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 西宫南内多秋草,落叶满阶红不扫。 梨园弟子白发新,椒房阿监青娥老。 夕殿萤飞思悄然,孤灯挑尽未成眠。 迟迟钟鼓初长夜,耿耿星河欲曙天。 鸳鸯瓦冷霜华重,翡翠衾寒谁与共? 悠悠生死别经年,魂魄不曾来入梦。 临邺水亭常态鹅,阶池相顾各疑是。 异时对景应如此,妆镜愁红豆蔻泪。 寂寞空庭春欲晚,梨花满地不开门。 可怜春半不归人,江上新妆待鸳鸯。

《长恨歌》译文

以下是《长恨歌》的现代汉语译文:

汉皇对女色的迷恋深重,达到了痴迷的地步,他在宫廷里多年求爱未果。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,她在深闺中长大,尚未为人所知。她天生丽质,美丽非常,难以舍弃。一朝被选为皇后,进入了君王的宫殿。她回眸一笑,百媚生,六宫粉黛都失色。春天的寒天里,皇帝赐给她华清池的沐浴,温泉水滑洗去了她的身上的凝脂。侍女们扶着她起身,她娇弱无力,这是她第一次承受皇帝的宠爱。她的云鬓花颜,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;春宵苦短,日出得早,从此君王不再早朝。

《长恨歌》学习笔记

诗的主题

《长恨歌》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,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。全诗通过历史事件的描绘,展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,同时也揭示了权力和欲望的悲剧。杨贵妃的美丽引发了皇帝的痴迷,但最终这段爱情却以悲剧收场,展现了人性的悲欢离合。

诗的形式和技巧

白居易在《长恨歌》中,采用了叙事诗的形式,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故事。诗中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描绘,如“回眸一笑百媚生”,“金屋妆成娇侍夜”等,都生动描绘了杨贵妃的美丽以及皇宫的奢华。此外,诗中的叙事结构也非常严谨,情节推进自然流畅,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。

诗的意义

《长恨歌》不仅仅是一首叙述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诗,更是一首揭示人性悲剧的诗。诗中的悲剧不仅在于杨贵妃的死,更在于皇帝的无力。这首诗提醒我们,无论权力有多大,欲望有多强烈,人性的悲欢离合始终难以逃脱。

对诗歌主题的理解

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是一首表达了深深爱情悲剧的诗,这个悲剧不仅仅在于杨贵妃的死,更在于皇帝对于爱情的无力。这首诗提醒我们,无论我们的地位有多高,财富有多丰富,最终我们都不能控制我们的命运和情感。

对诗歌形式的理解

白居易在这首诗中,采用了叙事诗的形式,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。这种叙事形式使得诗歌的故事性十分强烈,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。

对诗歌语言的理解

白居易的语言十分细腻,他在诗中描绘的杨贵妃的美丽和皇宫的奢华,都让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。这种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引人入胜,使人们更能够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。

总的来说,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歌,它以生动的叙事和细腻的语言,描绘了一个爱情悲剧,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。

221381